創品類,做第一,實現持續增長

發布時間 2023/07/26

引言
在經營中,企業家經常會思考的問題是,企業如何成為市場第一,企業如何持續增長,背後的邏輯和方法是什麼?
品類創新理論開創者,裡斯戰略定位咨詢全球CEO、中國區主席張雲與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丹尼爾·卡尼曼、隐形冠軍之父赫爾曼·西蒙就品類與定位的區别 開創的方法


定位理論誕生于幾十年前,當商業環境發生劇變時,裡斯咨詢針對當下的實踐,對這套理論進行了重構。

在企業戰略頂層架構上,在艾·裡斯定位的心智部分,我們引入了熊彼特的經濟增長理論、創新增長理論以及達爾文的演化論。在這三位學者的基礎上,重構了關于企業戰略基本的邏輯。

企業戰略以創新為核心,但現在有價值的創新是建立一種全新的認知,而不是模式。由認知形成的品類在未來的發展中将遵循自然演化的規律。

現實情況是,為什麼有企業看不到機會,有企業看到了機會又把握不住,裡斯咨詢為此将底層理論和邏輯進行重構,建立了品類創新的思維模型,采用品類創新的4N模型,即新品類、新品牌、新定位、新配稱,幫助企業去發現新品類的機會。


認知心理學對定位理論的影響

為什麼發現新品類很重要?定位理論的核心概念心智究竟是指什麼?認知心理學到底怎樣影響經濟發展?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丹尼爾·卡尼曼從心理學的角度給予了闡釋。

人們在接收複雜的外部信息時,是通過分類來簡化的。分類是人類認知的工具,也是最基本的認知形式,人類是通過這種認知方式來适應環境的。當走入一間滿是椅子、桌子、鮮花和器物的房間時,人們在觀察中,便開始對物品歸類。

一個人可以存儲很多的類别,但是同一類信息存儲的數量有限,根據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喬治·米勒(George Armitage Miller))的研究,人類短期記憶的容量是7正負2,一般一次隻能記住5-9個事物。

卡尼曼認為,人類有能力去創造一個新概念、新品類、新類别,人們對類别的記憶是無限的,但在同一個類别裡,能夠存儲的名單是有限的,所以第一印象非常重要。由于記憶具有競争性,當人想到一個類别時,若有一個品牌形象浮出于腦海,其他的品牌就會很難,因而在同一個類别内有競争關系的存在,這一原則也應用于市場營銷中。
上世紀60年代,定位之父艾·裡斯就提出認知與事實是有區别的,在此之前,所有企業的商業思考都是基于事實,企業認為産品做得好就一定賣得好,但真相是,賣得好的才是好産品,消費者的認知有錯位。

在過去30年裡,越來越多的認知心理學大師驗證了定位所指的認知世界的存在,在認知心理學領域誕生了三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,都是認知心理學或者說行為經濟學領域的大師,卡尼曼是其中的重要代表。

卡尼曼提出的重要概念稱為“認知偏差”,這一概念驗證了裡斯咨詢關于事實和認知偏差的觀點。很多企業都知道以顧客為中心的概念,以事實的世界為基準去研究消費者的需求,但是消費者是基于認知來思考的,基于認知來影響他們的購買行為。研究需求隻是入門級的水準,企業真正需要去了解的是消費者的心智模式,了解他們的認知習慣、認知規律、心智模式。隻有了解認知偏差,才能利用認知偏差,真正地去占據消費者的心智,這才是高級的商業思維和競争思維。

回到創新領域,很多先驅變成了先烈,事實上的創新者最後會被一些後來者居上,就是因為大家隻注重事實,不注重認知,沒有從消費者的認知規律出發,所以品類創新的觀念是立足于認知,立足于消費者的心智模式來構建的戰略創新,這是和以往的創新理論和戰略理論最大的不同點。企業需要利用這個認知偏差實現更大的商業價值。


B端需要定位理論嗎

人們通常認為,用戶就是最終消費者,但是除了To C端要打造品牌,To B也需要打造品牌。那些不為普羅大衆所知,但在市場上擁有領先技術的企業,曆經幾百年仍可保持行業第一,它們被稱為“隐形冠軍”。但“隐形冠軍”通常隻是針對大衆隐形,對于客戶是鼎鼎大名的。

由于這些領先技術對客戶強大的影響力,因此而獲得了獨占性的市場份額。最近幾年研究發現,越來越多的To C端的消費品品牌都是靠開創一個新品類來建立品牌,不僅是技術上的開創,而是概念上的開創。

在To B端市場,赫爾曼·西蒙同樣認為,創造一個新品類是一種有效的方法,可以成為“隐形冠軍”或者是“品類之王”。是幾百家稱為“隐形冠軍”的企業創造了新品類,比如特斯拉開創了電動汽車品類,做橡皮糖的瑞寶開創了吉利豆品類,它們占據了消費者的心智。新品類意味着消費者心智中的空間還沒有被占據,所以先創者有非常好的優勢去為自己定位,而當自己去競争一個現存品類時,空間是非常擁擠的。

但是為什麼大多數人在嘗試創造一個新品類之後并不成功呢?赫爾曼·西蒙認為,大多數開創新品類的公司大都是創業公司。沒有太多例子發現,公司在多元化發展中開創了新品類。讓現存的公司來開創新品類可能很難,通常應該去建立一家獨立的公司來專注于新品類。
寶馬、奔馳集團也有電動汽車,但起先都沒有把電動汽車當回事,當它們開始當回事時,特斯拉已經遠遠超越。

如果早在五年、十年之前,這些大公司建立一家新公司,專注于電動汽車,可能會做得更加成功,而不是成為傳統燃油汽車的一個分支。所以如果企業想創造一個全新的品類,那就該去成立一家全新且獨立的公司,而不是成為現有公司的附屬。

另外,有些公司為電動汽車創造了新品牌,比如沃爾沃的電動汽車品牌叫Polestar極星,做得比較成功。但BMW寶馬、奔馳、奧迪、福特因品牌太強大了,更希望把品牌原有的口碑傳遞到電動車上,它們認為未來消費者會更加注重品牌效應,但這是否有效還有待觀察,這取決于消費者的偏好。5年10年以後,當所有的汽車都是電動車時,屆時電動汽車采用一個完全不同的品牌更好,還是延續原有的品牌優勢更好,企業還在這兩點之間權衡。

當在一個品類裡,長期聚焦之後遇到了增長瓶頸時,隐形冠軍又是如何實現持續增長?赫爾曼·西蒙的觀點是,在全球範圍内,沒有哪個市場是完全飽和的。有一點要看到,産品并沒有一個生命周期的概念。100年以後,中國依然會使用筷子,西方依然會使用刀叉,所以,企業需要有一個非常獨特的行業視角去了解在增長瓶頸中,到底發生了什麼。

技術的發展對市場肯定會産生影響,傳統的投影儀采用的是光學器件,但現在采用的是電子器件,機械型的投影儀在慢慢消失,公司如果不能關注到這些變化,從而做出轉型,就會面臨倒閉。

全球化有巨大的潛力,也會對産品生命周期産生深刻的影響。産品是否受到新産品的威脅,能否采用新技術做出調整,這些都是企業需要去面對的戰略挑戰。

工業縫紉機的領導者傑克縫紉機在過去幾年發展迅速,已經占據了中國中檔工業縫紉機市場30%的份額,但是在高端市場,客戶還是很難接受,選擇德國、日本的高端品牌。客戶的認知中,把傑克定義為一個服務中小企業、大衆市場的品牌,即使傑克的技術已經領先于那些對手。所以傑克要改變現狀,沒辦法用原來的産品,原來的品類以及原來的品牌,應該開創一個全新的品類來争取高端客戶。

在全新的品類裡,新品牌也可以和行業傳統巨頭叫闆。比亞迪發布了一款售價高達100萬元的電動汽車“仰望”,在燃油車時代,它是沒有這個勇氣的,但在電動車時代,它就可以去颠覆BBA。因此,隻要掌握品類創造的方法,無論是To B市場還是To C市場都有成功的機會。


品類概念源起的啟示

品類一詞源自于定位理論,定位理論的核心是基于用戶心智。品類也不是全新的概念,已經過世的定位理論創始人艾·裡斯在最初提出這一概念時,是因為客戶不願推出新品牌,這使得他開始研究品類這個概念。當時大多數市場營銷專家認為,推出新品牌進軍新品類,具有風險且代價高昂,最好以現有品牌為基礎進行産品延伸。艾·裡斯設法說服客戶,使用新品牌進入新品類是一條最佳途徑,大衆廣泛接受的想法是融合,這增加了工作的難度。

在世紀之交,大多數市場營銷專家認為,品類終将融合,一句經典台詞就是,别擔心電視和電腦的區别,在未來,根本不會存在差别,但事實與之相反。

為了說服客戶,艾·裡斯引用了查爾斯·達爾文的《物種起源》。書中提到的,物種沒有融合而是不斷地分化,創造新物種。在遙遠的過去,一種被稱為類人的古老動物分化,形成了現在的猩猩,大猩猩,黑猩猩,還有人類,這是一個極具諷刺意味的事實。在《物種起源》第一版中,查爾斯·達爾文從未使用過“進化”一詞,他使用的是分化,在書中該詞及其變體,被提及132次。2004年,在《品牌起源》一書中,艾·裡斯闡述的是新品類和新品牌的機會是由現有品類的分化創造的,新品類需要新品牌名稱。

如今,21世紀最重要的新品類——智能手機使用了全新的品牌名稱iPhone,但幾乎所有其他推出智能手機的公司,都使用了現有品牌,這些公司包括華為,聯想、小米、三星、LG、索尼、諾基亞、摩托羅拉,甚至谷歌。盡管谷歌是世界上繼蘋果和微軟之後,第三大最具價值的公司,谷歌智能手機的市場份額卻不到1%。

2007年,張雲對傳統的定位理論進行深化,提出品類創新,并且出版了同名的著作。在過去的14年裡,品類創新是全球諸多品牌成功的主要推動力。品類創新幫助公司建立了領導地位,創造了不同的品類。

每年有數千家擁有創新商業計劃的初創公司在世界各地落地生根,但是有許多公司注定會失敗,因為它們花了大量的時間在品牌的建立上,相反,創業者們應該聚焦在開創新品類上,這樣他們有機會成為主導者,開創品類比開創品牌更為重要。

中國企業今天面臨的不再是國内市場,而是一個巨大的全球市場。因此,品類創新,是應對日益激烈的競争的唯一途徑。品類創新已在汽車、家電、飲料、食品、飲料、B2B等衆多品類中實踐成功,中國可謂是品類創新實踐最活躍的市場。
在過去的10年裡,長城汽車得益于品類創新的力量,在五個不同的品類中打造了五個領先品牌。它從一家地方性車企,成長為全球汽車巨頭,市值從80億躍至萬億。

在過去14年裡,品類創新是許多全球品牌走向成功的最主要的推動力,也是現在企業應對日益激烈的競争的唯一途徑。品類創新将成為全球公司快速成長不可或缺的力量,也将幫助企業從本地市場走向全球市場,打造更多世界級的品類之王。

今天的商業競争日趨激烈,品類相比于定位的好處是,品類和品類創新本身就是企業家每天在思考的戰略問題,這些問題包括,公司所處的品類會不會衰落?品類會有怎樣的成長?極少有企業家在思考定位的問題。定位是營銷專業的概念,品類創新的觀念和方法是戰略的問題,會在企業家那裡獲得更多的共鳴。

品類創新今天所取得的成果是站在大師的肩頭,其中有艾·裡斯的貢獻,也有熊彼特、達爾文的貢獻,正是大師們提供了基礎的理論和洞察,才使得後人不斷地将理論創新發展,契合時代發展的需求。

 


知識點:定位和品類創新的區别

定位是在已有的品類裡去奪取第一。比如在已有的氣泡水品類裡,有二三十個品牌,通過定位的方式,能夠進入前七或者數一數二。

品類創新是開辟一個全新的品類,起步就是第一。在定位理論中要成為第一是基于一個概念的,投入的資源巨大。但是,如果發現一個全新的品類,企業起步時就是品類中的第一。故而,張雲在《品類創新》一書的推薦序中用了一個“終極定位”的概念。定位的終極目标是成為第一,而品類創新讓品牌起步就是第一,這是不同的觀念。